2023-01-17 16:15:37
在全球“綠色發展”的引領之下,國際企業以可持續發展為核心價值觀,重構價值成長的新邏輯、新風口、新路徑。由此ESG評級對企業立足于國際市場變得尤為重要,并誕生了明晟、標普全球等國際化評級機構,引領企業不斷在“公司治理、社會責任、環境治理”方面持續發力。
在國際礦業公司中,全球領先的鎢、鈷、鈮、鉬生產商和重要的銅生產商洛陽鉬業在ESG評級方面不斷深化治理體系,精細化治理模式、人性化治理方式,走在了ESG評級世界的前列,不但獲得國際評級機構認可,也贏得了當地百姓的信賴。
不斷走實的“A”級評價
2021年8月,國際權威指數機構明晟(MSCI)將洛陽鉬業的ESG評級從BBB級升至A級,與國際同行力拓、必和必拓、英美資源同級,領跑國內外礦業界。2022年5月,MSCI發布新的報告顯示,洛陽鉬業的ESG績效繼續保持為A級。經過分析,該公司在最新的ESG評級報告中,治理能力超過74%的全球同行;在環境領域,公司的水管理、碳排放、生物多樣性和廢棄物管理均表現良好;在社會領域,社區關系和諧,不斷提高著當地百姓的幸福指數。
公司董事長兼董事會戰略和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主任袁宏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MSCI的評級為A對我們來說是一種鼓勵,也是全新的起點。新能源行業的巨幕正在徐徐拉開,“雙碳”目標帶來的前景令人興奮,洛陽鉬業將繼續努力共同助力全球能源轉型。”
洛陽鉬業借用ESG評級優勢,持續發行綠色可持續概念的融資計劃,并受到了市場的青睞。2021年7月16日,洛陽鉬業發行“洛陽欒川鉬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度第一期綠色中期票據”;2022年2月14日該公司又發行了“洛陽欒川鉬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可持續掛鉤)”,成為了河南省內首單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金額10億元,票面利率3.8%,創公司歷年來同品種債券利率新低。
2021年4月,洛陽鉬業旗下貿易平臺IXM與恒生中國達成了首筆包含ESG條款的人民幣利率衍生品交易,成為首家完成此類交易的公司。
制度體系引領發展
ESG治理工作,是一個系統性工程,需要企業有高度的責任與擔當精神,更要有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不斷統籌企業自上而下各個環節,做到擁有先進的治理經驗,科學的計劃,嚴格的治理措施。
洛陽鉬業從2018年開始著手建立和完善ESG管治架構,公司圍繞ESG治理的三個維度,持續推動相關環節的建設。在公司治理領域,已經建立了董事會-ESG執行委員會-運營單元的三層管理架構。
在洛陽鉬業的管治架構中,董事會領導ESG戰略和監督,審議批準公司合規和可持續發展政策,形成了適用于全集團所有運營單位的政策框架,可持續發展執行委員會提供了跨部門合作和尋求ESG解決方案的執行管理平臺,各礦區和運營單元有強有力的環境、職業健康與安全、人力資源、社區發展團隊,確保集團方針和政策的實際落地。
經過近幾年的ESG實踐,洛陽鉬業對ESG有了新的認知,從早期數據搜集基礎的缺乏,到對標國際ESG標準,不斷尋找差距、縮短差距,持續改進。
科技創新是保護環境的不二法門
在環境方面,該公司將發展重點放在動力電池的新能源金屬上等,以負責任的方式向全球提供清潔能源所必需的礦產品,為各國應對氣候變化作出貢獻。
在促進清潔能源方面,洛陽鉬業也是行業內的佼佼者。眾所周知,大規模采礦和加工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洛陽鉬業想方設法提高能效,促進可再生和低碳能源的使用。該公司在環境方面提出了四個績效目標——大氣污染物:以2020年為基準,至2025年氮氧化物密度(每噸處理量)減少5%、硫氧化物密度減少2%;能源使用:至2025年清潔能源占比不低于40%;廢水排放:2025年循環水占比達到83%。
創新是綠色可持續的有力抓手,該公司在生產經營中積極推進技術創新,在河南洛陽的礦區建設了國內首個“綠色+智慧礦山”。2018年,該公司應用無人駕駛智能電動礦卡,與同等功率柴油運輸車相比,能耗及維修費用降低50%以上,并實現零碳排放。2019年該公司首次將5G技術應用在無人礦山領域,5G技術提供的穩定、高速的網絡使無人駕駛更安全可靠、效率更高。2020年,基于智能調度和智能管控的第二代智慧礦山研發成功,淘汰柴油車輛近100臺,同時降低成本1億元人民幣以上。
據統計,2020年該公司的直接能源消耗中,18.3%來自于可再生能源,其中剛果(金)業務使用酸廠的余熱進行自發電,電量達到6.6萬兆瓦時;全年的間接能源消耗中,56.2%為可再生能源,主要來自剛果(金)和巴西的水力發電。
“我們要加大清潔能源的利用占比。在海外有條件的礦區,我們積極推動水電應用,例如,在剛果(金)礦區加大水電力度。下一步,我們會考慮在礦區引入更多的清潔能源,如光伏發電等。我們會根據礦區所在國家地區的能源結構特點,加大清潔能源的使用。”洛陽鉬業表示。
此外,該公司持續推動綜合利用和降低排放的工業。通過新的選礦技術加大各種伴生礦物的選冶力度,提高回收率,把礦產資源吃干榨凈;通過工藝改進,大幅地降低能耗和碳排放。2021年該公司總耗水量中約77%是循環水,總耗水密度比2020年下降了4%,極大地減小了業務對當地水資源的影響。2021年該公司總體能源消耗的可再生率達到了36.7%,溫室氣體排放密度比2020年減少了約20%。
目前洛陽鉬業的碳排放密度比國際有色金屬行業的平均排放水平低89%,在減排的道路上博得了有利的先機。
以責任融入當地民生
在社會責任方面,該公司根據海外礦區所處的具體地域特點,持續推動社區發展建設,構建和諧的社區關系。以剛果(金)TFM銅鈷礦區為例,洛陽鉬業旗下TFM公司于2021年初與社區簽訂了《社會責任項目任務書》,在未來五年將為社區發展提供超過3100萬美元的投資,覆蓋了衛生、教育、經濟發展、道路與橋梁、電力、體育、基礎設施、通訊等八個領域的社區優先需求。此外,TFM公司還設立了社區發展基金,每年拿出金屬凈銷售額的0.3%投入基金,圍繞教育、醫療、基礎設施等方面實施了諸多項目。
在澳大利亞的NPM礦區,經過8年規劃的科科達生物多樣性補償項目于2021年完成,洛陽鉬業通過與其他機構合作,培養來自當地土著社區的學員掌握養護草地和植樹的技能,加入工程團隊,種植了超過350公頃的18000株幼苗,恢復當地原生的林地生態系統。
而在巴西礦區的“Formare 項目”,該公司向經濟和社會弱勢群體中的年輕人提供基礎技能培訓,幫助他們進入就業市場。自該項目啟動以來,共有70名年輕人參加了培訓,約150名員工作為志愿者擔任了導師。2021 年,該公司繼續實施為期三年的農業生產者計劃,向農村家庭提供技術援助、培訓和創業支持,以提高收入,增加經濟自主性。
此外,該公司在巴西開展了“和洛鉬一起下鄉”業務。2021年,洛鉬在巴西附近的10個農村社區的45個農場中開展了83項活動,大約投資了22.5萬雷亞爾,向農業生產者提供的主要服務包括水源治理、建造小型水壩、改造牧場、翻新圍欄、捐贈樹苗、為種植準備土壤肥料、捐贈食物等等。
企業是社會的紐帶,更是發展進步的力量源泉。洛陽鉬業作為一家中國民營企業,不斷對標國際標準,在世界礦業開采的舞臺上發揚中國企業責任擔當精神,致力于當地經濟發展的同時,把綠色可持續先進理念也帶到了國外,為當地帶來財富,也帶來了優美的環境。(記者:張繼勇)